2021年4月8日下午四点,校党委副书记郑家茂教授受邀为所联系的js6668金沙登录入口2020级强基班团支部讲授“学习周恩来,一心为人民”的主题团课。js6668金沙登录入口党委副书记钟辉、团委书记蒋丽怡、辅导员姜岱玮以及2020级强基班同学和2019、2020级各团支部委员共同参加了本次主题团课。在齐唱js6668金沙登录入口校歌余韵中,强基班团支书李雨芝同学宣布团课正式开始。
郑书记用详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周恩来总理艰苦求学,投身革命和建设新中国这波澜壮阔的一生,生动解读了总理的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郑书记从少年周恩来讲起,周恩来少年时期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但优良的家风滋养了周恩来的高尚品质与博大胸襟。他将叔父发出的“中华不振”叹息声牢记于心,将国家危难与人民困苦看在眼中,周恩来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之后,周恩来在南开大学求学,远赴日本、欧洲等地探索真理,组织募捐、发表演讲、投身五四运动,他从未停止过寻求救国之路的步伐,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随后,郑家茂副书记结合历史事例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党的建设道路上艰难探索、不断开拓的革命征程。1924年,学成归来的周恩来立即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多次武装起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次年,周恩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新局面。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次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率领我们党代表团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谈判斗争,并推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迁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周恩来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部署指挥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为新中国的筹建作出卓越贡献。
接着,郑家茂副书记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对于国家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筹建政务院,主持对外建交,稳定经济形势,领导救灾治水,主持编制“一五”计划,新中国刚成立的头两年里,处处浸透着总理的心血。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会场上舌战“十六国”,展现了大国风采;在万隆会议以“求同存异”的发言征服全场,树立了真诚友好国际形象;深入群众、心系人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对周恩来表达最真挚的感情。在最后的岁月里,周总理得了膀胱癌,但他仍带病工作,为国家日夜操劳。“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周总理用一生诠释了将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同学们跟随着郑书记生动详实地讲解一起走完了周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郑家茂副书记强调:“真正意义上的伟人,会在历史中永生。周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永远感染着我们,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
课最后,郑家茂副书记讲到我们正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要认清新使命,开创新格局。郑家茂教授从四个方面向大家阐释了读史的重要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同学们要敢于创新,攻坚克难,引领担当,多做贡献,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数学人,郑书记向同学们提出了“三读一做”的要求:读一些数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读一些数学的文化、思想与方法;读一些数学的理论、应用与创新;做一些创新的思想方法与基础理论,为卡脖子的技术提供有力支撑,让数学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中国的数学走向世界,领先未来!
听完郑书记生动形象的团课,同学们都深有感触,积极参与交流。徐伍骏同学提出总理在任期间,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下凭借着政治智慧和个人魅力为新中国外交开辟了新天地非常令人敬佩;对此,郑书记指出总理熠熠闪光的外交思想是对“世界有我存在的痕迹,国家建设有我一份力”这句话最好的注脚。李思特和方骏健同学为总理的勤奋好学所感染,决心在东大给与的良好环境中汲取知识,淬炼品质,早日帮助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邱晨萌同学也认为总理的人生经历激励我们青年要心怀远大理想,敢于直面挫折,运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奋斗一生;郑书记在肯定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的同时,也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与社会活动,具备长远眼光,不断奋斗,不怕犯错,不负当下时光。本次团课交流在齐唱共青团团歌中圆满结束。
过本次团课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立志以周总理为榜样,胸怀远大理想,立足基础学科,刻苦学习,肩负使命,努力实现“1-10-100”的东大梦,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张宝月、朱华天、刘谷芗
审核:吴映红